水 痘
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。传染率很高。主要发生在婴幼儿,以发热及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、疱疹、痂疹为特征。
本病以冬春季发病为主,主要为儿童发病。人群普遍易感,但一次发病可终身免疫。
(一)传染源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,自水痘出疹前1~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,均有传染性。易感儿童接触带状疱疹患者,也可发生水痘,但少见。
(二)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。在近距离、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。
(三)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。但学龄前儿童发病最多。病后获得持久免疫,但可发生带状疱疹。
(四)流行特征 全年均可发生,冬春季多见。本病传染性很强,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%发病,故幼儿园、
易引起流行。临床表现: 大多见于1-10岁的儿童,潜伏期2-3周。起病较急,可有发热、头痛、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。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,迅即变为米粒至豌豆大的圆型紧张水疱,周围明显红晕,有水疱的中央呈脐窝状。约经2-3天水疱干涸结痂,痂脱而愈,不留疤痕。皮损呈向心性分布,以躯干为多,次于颜面、头部,四肢较少。粘膜亦常受侵,见于口腔、咽部、眼结膜等处。
本病的预防重点在管理传染源,隔离患者至痊愈为止。 隔离患者至全部皮疹结痂或出疹后7天。其污染物、用具均应消毒处理。接触水痘的易感者应留检3周。
水痘常见的预防措施:
(1)注意空气流通
阴雨天气是水痘病毒特别活跃的时候,应注意保持环境整洁,空气流通。在学校等场所中,应加强教室的通风、换气,也可采取紫外线照射等方法实施空气消毒。
(2)注意隔离
水痘病人在出疹期要严格隔离,至皮疹全部结痂为止(自发病起21天左右)做到勤洗手,保持皮肤清洁,尽可能减少皮肤的破溃,防止继发感染。对于高危人群(某些体弱儿童或原有慢性疾病等免疫力下降者)的接触者,可应用水痘痊愈期血清或丙种球蛋白等进行被动免疫。患者应在家卧床休息,至烧退、结痂开始脱落才免隔离。
提醒:水痘患儿经确诊、痊愈后复查、到社区所属卫生服务中兴开具复课证明才可返园。